从大山深处搬出的“黄河民宿第一村”
发布日期: 2024-09-05 来源:

央广网天津9月5日消息(记者张强 韩雨晨 实习记者蔺子贤)当海拔从4614米骤降至1960米,纵横交错的河谷、巍峨耸立的高山、广袤无垠的草原骤然化作肥沃的谷地,风格迥异的自然风光一同存在于这片面积尚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这里,是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尖扎县。2022年,天津援青干部杨志高从渤海之滨的天津来到这里,开启了他为期3年的援青工作。

在他所负责的村落中,让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来玉村。来玉,在藏语里意为“大山的背后”。曾经,来玉村基础条件薄弱,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这“四难”成为困扰当地群众的突出问题。“当时,我们援青的同事们意识到,来玉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势在必行。”天津援青干部,尖扎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杨志高说道。

但初期村民意见始终难以统一,同意搬迁的没有几家。李毛才让便是当时反对者之一。“刚开始说要搬迁,我们心里其实特别害怕,在以前的地方生活惯了,搬到新地方就怕生活不下去。”李毛才让回忆道。

为了让村民搬到好地方,后续能发展,彼时,天津援青干部们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提出多个方案,最后从5个备选点中选择了海拔相对较低,人畜饮水、灌溉用水方便的黄河岸边,同时引入天津市滨海新区援建资金对来玉村实施对口援助帮扶,让村民看到发展希望的同时,更让他们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2019年1月7日,来玉村99户农牧民兴高采烈地入住新居,开启了“住在黄河边”的新生活,村民们的好日子更是有了“源头活水”。